首页 资讯 正文

学校食堂后厨背后的暖心故事

体育正文 251 0

学校食堂后厨背后的暖心故事

学校食堂后厨背后的暖心故事

本报讯(记者(jìzhě) 周洪松 通讯员(tōngxùnyuán) 崔嘉文)在河北科技大学学一餐厅A座二楼食堂后厨的角落,有一个特殊灶台。这里没有(méiyǒu)菜单公示,却见证了饮食服务中心第一党小组全体党员坚守4年的承诺。 这个特殊灶台的背后(bèihòu),有一个温暖人心的故事。 4年来,他们坚持为本校2021级一名患有甲状腺功能(gōngnéng)亢进的学生特制无碘餐,用(yòng)千余天的烟火气托举起一名年轻大学生的健康。 “最担心的就是吃饭问题,因为确诊时医生(yīshēng)特别叮嘱过必须严格忌碘。”学生李乐(化名)回忆(huíyì)道。刚入学时,面对食堂窗口琳琅满目的菜品,这位刚满18岁的姑娘却犯了难,普通食盐、海带紫菜,甚至加工(jiāgōng)食品中的含碘添加剂……都(dōu)可能让病情反复。 为(wèi)此,学生家长找到了餐厅工作人员,询问能否照顾一下孩子的特殊情况,为孩子单独提供无碘餐。餐厅经理檀军岭了解情况后(hòu),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,当即(dāngjí)安排厨师为全校师生做完(wán)饭菜后,再单独为这名学生做一份无碘餐。 当天的吃饭问题(chīfànwèntí)解决了,但是孩子大学期间的饮食怎么办? 饮食服务中心党支部了解情况后,立即召开专项会,研讨如何(rúhé)更好保障该生在校4年的健康饮食。经过研究,党支部决定把这项(zhèxiàng)任务交给由餐厅经理、厨师长组成的第一党小组。第一党小组牵头设立专门(zhuānmén)厨灶制作无碘餐,并做好学生沟通(gōutōng)工作,确保学生不仅吃得健康,还要吃得营养(yíngyǎng)、吃得可口。 就此,一个贴着(tiēzhe)“爱心小灶”标识专用灶台正式启用(qǐyòng),开启了对李乐同学长达4年的“特殊守护”。 第一党小组针对青春期女生要加强钙铁(tiě)摄取的(de)需求,开发出无碘虾皮豆腐(dòufǔ)羹;为预防药物性骨质疏松,研发了双倍乳钙的定制酸奶;就连学生春节留校期间,也会特意准备低碘版八宝饭……第一党小组组长邓艳强翻开笔记本,上面33版迭代的食谱记录着(zhe)团队的用心。 4年来,这个党员服务岗累计提供特制餐食3200余份(yúfèn),食谱涵盖八大菜系(bādàcàixì)、107道菜品,学生血碘(diǎn)指标始终(shǐzhōng)稳定在安全范围。“那些装在餐盒里的,不只是无碘的饭菜,更映衬着母校无微不至的关爱。”李乐在感谢信里写道。
学校食堂后厨背后的暖心故事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